新北方热力供热事故抢修应急预案

文章来源:新北方热力 时间:2022-09-26

供热事故抢修应急预案

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保证供热事故发生时,应急救援工作迅速、高效、有序进行,全面提高公司有效应对供热突发事故的能力,在突发供热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组织抢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减少供热突发事故对居民正常采暖的影响,维护正常社会秩序,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建立安全预警机制,从容应对突发性事故,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本预案根据聊城市集中供热实际情况编制。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应对发生在聊城市新北方清洁供暖设备有限公司

管辖范围内影响下正常供热的供热突发事故。

应急指挥部及职责

2.1应急指挥机构

总指挥:总经理:赵玉华

成员:

安全技术部主任姜怀涛;

综合办公室主任崔  杨;

工程部主任徐以臣;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崔杨兼任办公室主任。

2.2职责

协助市供热事故应急办公室组织协调和指挥重特大供热事故的处置工作。领导和指挥供热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决定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确定现场指挥人员;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警戒、封闭事故现场、道路或区域;决定供热事故的新闻发布;决定调度公司的人员、车辆、物资以及供热事故应急处置的其它重大工作。

3.1施工力量配备

管道工:6人、电焊工:1人、电工:2人、司机:2

3.2材科供应和机械配备

应急抢险工程车:1台;

电焊机:2台;

氧气切割工具:2套;

污水泵:2台;

焊接专用工具:2套;

套丝专用工具:3套;

 

4.1安全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带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2)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安全接地和防雷装置,才能开动使用。

3)非电气和机械人员,严禁使用机电设备。

4)吊装区域非操作人员严禁入内,吊装机械必须完好,吊杆垂直下方严禁站人。

5)施工现场应整齐,各种设备、材料和废料应按指定地点堆放。在施工现场应按指定路线行走,不能从危险区通过,不能在吊物下通过和停留,要注意与运转着的机械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6)施工现场应设置围拦和警示标志。如夜间施工、暗沟、槽、井内操作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和通气孔口

7)开始工作前,应检查周围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施工用具是否完适用。如发现危及安全工作的因素,应向施工负责人报告,清除不安全因素后,再进行工作

8)搬运和吊装管道时,不能与裸露的电线接触,远离高压线和高压设备,以免发生事故。

9)在协助电焊工组焊时,应有必要的防护措施,以免弧光刺伤眼睛,脚应站在干燥处或方木板等绝缘物上。

10)施工切割管道时,注意防止保温层和防腐层起火,切割前应将切割处保温料除净。施工休息地点生活用火用电注意防火安全,并设专人负责。

11)施工人员离开现场后,施工机具和施工材料必须设专人看管,以防被盗。施工人员在场时也应注意看管施工机具和小型材料。

12)若需要进行X光探伤,应尽量选择早晨或晚上,躲避人群高峰,在探伤现场25米内不得有人。探伤人员应佩带好安全防护用具。

5.1经常性预防措施

1)热网维修人员应做到熟悉所辖范围内管道的分布情况及主要部件的现场位置,掌握各种管道设备及附件的作用、性能、构造及操作方法。

2)热网投入运行以后应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巡视,每周不得少于二次。设专人并做好记录。

3)检查补偿器运行状态,有无泄露。

4)活动支架有无失稳、失跨,固定支架有无变形。

5)架空管线排气阀、泄水阀是否灵活好用,是否冻坏。

6)中继泵站,回水泵站的自动安全保护装置必须灵敏、可靠。

7)泵站的运行工除做好规定的参数记录外,应做好水泵电机的电流、温升记录。

8)分配站内除污器、调节阀(含外网)要经常进行除污。

9)各泵站的电气设备应时刻检查,保证电机正常运行。

6.1突发事故分类和抢修方案

1)特别重大事故1级(红色)

6.1.1供热管网发生事故,造成供热面积30万平方米以上停热或低温运行24小时以上。

6.1.2因水源紧张导致严重缺水,造成供热面积30万平方米以上停热或低温运行24小时以上。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以后,应立即上报市供热事故应急指挥部,由应急办协调处理(尤其是6.1.2事故)。

2)重大事故11级(橙色)

6.2.1出现事故,造成供热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30万以下停热或低温运行24小时以上。

6.2.2因水源紧张导致严重缺水,造成供热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30万以下停热或低温运行24小时以上。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以后,应立即上报市供热事故应急指挥部,由应急办协调处埋(尤其是6.2.2事故)。

3)较大事故Ill级(黄色)

6.3.1管网或换热站出现事故,造成供热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10万以下停热或低温运行12小时以上。

6.3.2一级网和没有阀门控制的二级网故障及抢修方案(影响供热面积在10万-20万平方米)。

4)一般事故IV级(蓝色)

6.4.1一般事故:

1)发生供热事故,造成停热,影响面积5万平方米以下,12小时内不能恢复供热。

2)居民室温连续48小时以上低于18℃采暖标准,影响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5万平方米以下

6.4.2中继泵站故障和抢修方案(影响供热面积3-10万平方米)中继泵站发生故障,造成泵前端用户压力突然升高,超过暖气片承受能力,导致暖气片爆裂;泵后用户停热,即使启泵以后,也将造成用户大量存气,无形中增加维修量,造成人力和物力消耗。

1、如果热源厂出现故障,供水压力下降,驻电厂人员需马上告知公司领导,以便调整供热管网压力,保证在热源厂检修期间供热达标。

2、电业局因检修停电,处主任接到通知后,立即汇报主管经理,并通知中继泵站员工。

3、电业局突发事故停电,造成停泵,运行处主任应立即通知电厂人员协调热源厂降压,并做好事故记录。

4、中继泵电气故障或泵本身故障导致停泵,立即协调热源厂降压,有备用泵立即启动备用泵,查找故障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争取8小时处理完毕。

6.4.3 有阀门控制的二级网和三级网故障,处理方案。

6.2管道破裂

产生原因:

1)管道材质欠佳或焊接质量不好,焊口开焊;

2)补偿器的补偿能力不够或不起作用:

3)管道内发生水击:

4)管道支架下沉;

6.3补偿器故障

自然补偿器、方形补偿器很少发生故障,波纹管式补偿器容易生波纹管断裂,套筒式补偿器故障较多,其主要故障为:

1)泄漏原因是填料老化失效,填料盒未拉紧;

2)内简咬死,原因是填料装的过紧,内外套筒偏心,补偿器侧支架破坏引起直线管段下垂;

3)补偿能力不够,原因是设计选型不当,补偿器上双头螺栓保持的安装长度不够。

4)内筒脱出,原因是补偿器上防止内筒脱出的装置损坏。

6.4、突发事故施工方案

1)各片区工作人员必须做到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

2)如遇突发事故,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汇报,通知相关人员。

3)所有抢修人员及抢险设备半小时到达事故现场

4)如一级网和没有阀门控制的二级网出现故障,必须降压处理驻电厂人员负责协调热源厂。

5)降压以后,开挖沟槽。

6)运行处、技术部责管网维修、安装。

7)事故抢修完成后,须立即进行土建恢复工程。若不立即进行应该设置围栏防护。

8)抢修时间争取在八小时内完成。

9)如果八小时仍没有处理完,因处理事故而停运的管道、设备、附件应做好防冻保护。

6.5、管道堵塞

管道堵塞或部分堵塞的原因是

1)热媒所携带的脏物在管内淤积;

2)金属管内壁的腐蚀物剥落后,堆积在管内;

3)水质欠佳,水垢严重;

4)阀门或管道连接的密封填料破损后,掉入管内;

5)夏季施工时带入管网泥沙。

6.6、管道连接处热媒泄漏

热媒泄漏的原因是:

1)法兰之间垫片失效、老化、断裂;

2)安装时法兰密封面不平行,法兰面有凹坑或刻痕;

3)连接螺栓未拉紧或松紧不一;

4)阀门阀体断裂;

5)阀门填料老化、密封不严。

 

聊城市新北方清洁供暖设备有限公司

20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