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是北方小年
而对于南方大部分地区的人们来说
则是选择腊月二十四过小年
过完小年就是年
今天一起来了解一下小年吧
小年,又叫“祭灶节、灶王节、谢灶”,是春节的前奏,标志着一年的忙碌接近尾声,春节的脚步悄然临近。在中国流传故事里,灶王爷在小年这一天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民间的善恶,人们会在灶台上摆上糖瓜等祭品,希望灶王爷吃了糖瓜后能在玉帝面前美言几句,“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这一天也被视为忙年的开始,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等一系列活动,以表达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满街走。
中国古人过小年
有“官三、民四、船五”之分
官家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百姓腊月二十四过小年
水上人家、渔家则是腊月二十五
不论哪天过小年
辞旧迎新 渴望团圆
愿望都一样
小年到了,新年也就不远了。也到了游子归家的时刻了,有人说:有家的地才叫年,即使归期不定,也要时刻想念!新的一年就要来了,新的一年让我们在希望中向前。新的一年祝大家万事顺意!
传统“小年”与“祭灶”息息相关
民间有个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家人的善恶,以供玉皇大帝赏罚。所以送灶时,人们常在灶王像前摆上糖瓜。糖瓜又甜又粘,意思是让灶王爷只顾着吃,顾不上说,到了天上嘴被粘住,免说是非,好保一家人平安。
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人们会把旧的灶王像揭下,在灶王像前供上糖瓜、麦芽糖等又甜又黏的食物,期盼灶王爷享用后 “嘴甜”多说好话,或因食物黏性而“嘴被粘,向玉皇大帝禀报时为自家美住”言几句,护佑新的一年顺遂平安。
在祭灶习俗中,灶糖是用来供奉灶王爷的。祭灶仪式结束后,长辈会把灶糖分给家人,尤其是小孩。大家一边吃着灶糖,一边感受着小年的节日氛围,享受家庭团圆的温馨时刻。
扫尘也是小年必不可少的环节,北方称 “扫房”。全家总动员,清扫房屋各个角落,从屋顶的蜘蛛网到墙角的积尘,再到家具底下的杂物,无一遗漏。这不仅是为了让家居环境焕然一新迎接新年,还寓意着扫除旧年的晦气、不顺,以崭新的面貌迈向新征程。
小年一到,北方的集市就热闹非凡,采购年货的人络绎不绝。人们忙着挑选春联、福字、年画,红红火火的装饰用品,把新年的喜庆提前 “搬” 回家;各种干果、糖果、肉类等美食也纷纷入篮,为丰盛的年夜饭和正月里的待客储备物资让年味儿愈发浓郁。
北方小年习俗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着寓意吉祥的饺子,祈愿新的一年财源广进。有的地区还会在饺子馅里特意放上硬币,吃到硬币的人便预示着来年有好运气,欢声笑语中满是对新年的美好憧憬。
小年已至,大年不远
岁岁年年
最美是团圆
愿所有的美好
都如期而至